最新资讯

找到最佳位置

当前位置 : 首页 > 成功案例

找到最佳位置

详细说明

如果让一个只看我考试分数的人和一个熟悉我的人分别来评价我的学业,他们一定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前者也许认为我已然优秀,而后者则清楚我会为喜爱的学术课题付出的热情和得到的满足。

恰如当年伽利略在医学书底下放着欧几里得的著作,我的课桌里除了排得整整齐齐、写得条理清晰的作业本和笔记本外,也放着神秘浪漫的星云图、新奇美妙的数学物理趣味丛书、经典独特的巴赫赋格与十二平均律乐谱。
 
在每天高质量地完成天一传统的课堂交流和课后作业以外,多彩的学术兴趣得益于天一给我提供的各种机会,使得我能在高中三年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和老师,凭着直觉般的喜好探索世界。

在天文社,我和组员们盯着NASA提供的原始数据图像,抱着只有痴狂者才有的执着进行比对分析和研究,废寝忘食,最终发现了8颗小行星,创造了一个国家一次最多发现数量的记录。

视野开阔的国际部外教,鼓励我大胆冲击美国物理杂志的难题佂解,在熄灯后的卫生间灯光下,我用喜欢和擅长的趣味数学方法成功破解,成为天一中学首次登上该杂志前10获奖名单的中学生。同样的痴迷也在学校的钢琴房留下了印记,在那儿我用挤出的零碎课余时间,尝试着用自己的指尖演绎巴赫的唯美。
 
所以在选校的时候,我的心飞向了那些并不热门的文理学院,主流名校固然有其吸引人的资本,但具体到个人选择,却不一定最适合自己。走上这样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虽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但其间并非不需要经历内心的彷徨和挣扎,然而庆幸的是,无论在校的老师,还是我的父母亲友,他们不但尊重我的个人选择,常常给我打气,还在具体的申请过程中给予切实的帮助,将计划付诸实践。

也正因如此,我更加需要用自己将来的实际行动证明,“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在这个时代不仅需要勇气和智识,更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和大部分同学一样,我的申请过程同样伴随着恶补英文,标准化的考试,各种文书的书写和招生面试。

对我而言,选择一条特殊的道路,并不意味着走捷径,而是需要更加沉下心来完成这个看似枯燥但磨练自我的重要阶段。

而如今我的确应该感谢这样一段经历,因为当得知被心仪的大学——欧柏林录取时,我没有欣喜若狂,而是从容地将这份喜讯传递给了身边的亲友,那种满足不是突然间的自我膨胀,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恬淡喜悦。

当然,这份喜悦同欧柏林这所学校一样或许并不那么容易被人记取,因为不张扬,难免被忽略,但有句老话说的好:“有麝自然香”,恰如《纽约时报》曾言:“这一个半世纪以来,哈佛忧心于经典,耶鲁专注于上帝,而欧柏林却心系美利坚乃至世界”,我想这至少能够说明每一座知识殿堂都有其独特的坐标,欧柏林也不例外,它不仅十分清楚自己在学院谱系中的位置,同时默默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

于我而言,之所以心有戚戚,之所以投缘,都在于这一份定位和责任感:不与日月争辉,但求成为众星中不可或缺的一颗。尽管未来的一切还只是未知数,但想到在欧柏林可以实践我长期以来跨学科研究的理想,找到数字与音符之间幽秘而奇妙的关联,发掘无数未知的可能,我就充满了期待和奋斗的动力。

然而此刻的憧憬来之不易,“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得益于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我不仅明确了自己要驶向哪头,更认识到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怎样的舵手,而今我将这一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权当提供多一种可能,这世上本没有那么多的“天才”和“大神”,有的是更多像我这样有待挖掘的平凡人,愿你我都能找到那个最佳位置,不用苦于成为“他人”,努力实现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