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飞向更高

当前位置 : 首页 > 成功案例

飞向更高

详细说明

15岁那年,因为母亲的工作原因,我随她一起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小城,来到了经济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

 

还记得刚来的时候,我就像是走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从前只在书和电视里面看到过关于上海的介绍,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我明显感觉到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

 

上海

 

给我的感觉只能用震撼来形容。连绵的高楼大厦取代了我脑海中那些小城的平房,让我透不过气来;川流不息的人群充斥这我脑海中原本空旷的街道,让我眼花缭乱。快节奏的生活,随处可见的便利商店,外滩的夜景,都在告诉我,这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无限可能的城市。

 

“要想在这里立足,你只能靠你自己。”这是我来上海第一天,母亲对我说的话,这句话被我一直记在脑海里。

 

然而,困难接踵而至。进入高中的第一天,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首先,因为上海话晦涩难懂,虽然有规定说老师上课的时候一定得说普通话,可几乎所有老师都会时不时的说起上海话来,这就给我理解课堂上的内容造成了了很大困难。其次,因为上海是面向世界的城市,所以尤其注重英文这一门学科,而小城市就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视,这就导致了我在入学考试时有种绝望的感觉,因为考卷根本就看不懂。还有作息时间的问题,我从小就养成了中午要午睡的习惯,但是在上海,中午的时间是非常短的,这就导致了我下午上课时会很没有精神,甚至又睡着的可能。开始我有点退缩,可是,我骨子里的要强、不服气让我克服了这种恐惧。

 

除了学业上的压力,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很难融入到这个班集体当中去,因为我和上海的同龄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我们的兴趣爱好很少有交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我原来的城市上学时,我的学校是有足球场的,但是上海的学校因为地皮有限,只有篮球场,同学们在上体育课打篮球时,我只能在一旁看着。

 

我开始着手制定针对每一个困难的计划。下课,我认真地向同学请教沪语,尝试着说沪语。针对英语这门学科,我制定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计划,包括早上的早起晨读,听英语频道等。通过我的不懈努力,克服了一切挑战,我成为了班级中的佼佼者。高二的时候,父母与我商量,打算送我去美国留学。

 

我从小一直向往出国留学,在与父母商量了留学计划后,我报名参加了上海的一个托福培训班,通过教托福的老师认识了Julia留学团队,初次接触的时候,就感觉Julia是一位非常热心的老师,我之前就在网上搜索过一些留学相关的内容,但是毕竟不全面,Julia老师给我的意见非常中肯,她说:“名校谁都想上,但是首先要对自己有个清楚的定位。”根据我第一次托福成绩,Julia老师给我拟定了一份详细的选校名单,冲刺学校,中等学校,保底学校。这份完备的选校名单,让我相信,Julia是一支经验丰富且专业的团队。没有多做修改,很快,便将申请学校名单确定了下来。

 

接下去的一系列申请,都十分顺利,每天都会收到Julia给我发来的反馈信息,申请学校过程中递交的资料都简洁明了地罗列在邮件里面,每天,我也养成了看邮件的习惯,及时查收邮件并给予反馈,若是我有疑问,Julia老师也会在第一时间答复我。这样,我便能够非常放心地将我的留学申请交给她,转而安心准备我的标准化考试和托福考试刷分。争取将分数拉高,对申请学校更有帮助。

 

黄天不负苦心人,我终于拿到梦想学校的录取。

 

我要感谢所有帮过我的人,给我留学申请的恩赐。

上一条: 笑脸 下一条: 幸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