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理智与情感

当前位置 : 首页 > 成功案例

理智与情感

详细说明

 

开始有出国的念头是高一的暑假去美国玩了一圈以后。跟着那个学生团东跑西跑参观名胜、学院,听着身边几个已经准备留学的小伙伴交流心得,我第一次想道,怪不得有这么多人要出国,不得不说,美国的环境真的很吸引人。这样的念头一旦种下了,萌芽抽条都变得势不可挡。

 

然我当时仍是没有马上做下决定,从而错过了高一暑假复习的黄金时间。到了十月份,我才终于拿定主意,我要出国,我要留学。

 

刚开始准备的时候真的是走了一些弯路。学托福的时候,误入了一家“专业”机构,每周一次课,堂堂都很水,甚至到结课都没有进行过一次上机模考。个人的努力,比如刷题背单词自然是最重要的,可好的老师的引导的作用也必不可少。上了三分之一的课后,我和一起入学的小伙伴都有些灰心,尤其是对比了另外两个去了别家机构的朋友以后。而结课时候一个老师说的话,几乎要叫我们打消出国的念头。他说,我们这样的学生,出去读个120名左右的学校,回来就够我们用的了。我不是很明白他的意思,是我们的资质不好能力不够,还是觉得我们是那种家里送出去镀层金也不管好坏的“富二代”。但他的话让我们觉得出去读书好像也没什么意思,代价还更大。后来第一次托福考得也没有到达预期,反观另外两个朋友都是一次就上了100。那时候,是真的有些迷茫了,做了的决定也有些动摇。

 

之后,我的准备出现了停滞。身边的小伙伴有的继续读托福,有的开始读sat,有的甚至停了一个月的课,但我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只是不断告诉自己,现在搞好gpa,托福等暑假就去报班,sat等托福考完就读。现在想起来,大约是立场不坚定吧。而这是我第二次弯路和错误决定,我又错过了一段大好的复习时间。那时候的我,唯一做了的就是找了sat老师咨询做测评,他的一句“回去继续复习托福,考完第二次到他那里报告,暑假去上课”,成了我这一段混沌时间以来的唯一的方向标。

 

到了暑假,报了小伙伴推荐的机构,我终于开始系统地进入复习。而这时距我做了决定其实已经快一年了。第二次考完出分了以后,妈妈托亲戚找了个全市最好的国际部的老师来咨询。在这个老师眼里,我和她优秀的学生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我的托福考了两次才95,我还没有sat成绩甚至没有学过,我的社会实践一栏几乎为空。最后的最后,她给出的建议是让我gap一年,多读一年高二。这是我受到的第三次打击却也是最励志的一次。当然我没有听从她的建议,但她的话让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我开始准备的有多晚,与那些已经是大神的人之间差距有多大。我开始急切地想跑起来,去上课,去背单词,去刷题,去考试。我已经不能回头了,所以我只能向前。

 

八月份开始上课,认识了师父和新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师父不止一次地说,你们开始得还不晚,他那里比我们更晚的人都有,十二月考试,一月份申请,结果照样一级棒,只要够努力,就还不晚。虽然师父说话又毒又不正经,但他总是把道理放在段子里,或语重心长或猥琐至极或暴跳如雷地说给我们听。我们总是在背后偷偷说师父坏话,可是一有情况又呼啦呼啦地冲上去向他报告。师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老师。从这里开始是我的第一次幸运。

 

好事成双,我的第二个幸运在十月份的时候到来。那时我正到处打听留学中介,大公司怕坑爹小公司没把握。中秋节过后的一个周末,我第一次去找了中介,也是最后一次。跟廖姐的谈话很顺利,妈妈也觉得满意,我们当场就签了约。回去的路上,我跟妈妈说,我从准备开始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有了安全感,感觉有了靠山。

 

当然,不到拿到录取是不会苦尽的,我磕磕绊绊的复习之路还在继续。刷题总是刷不好,单词总是背不好,真正考试总是没有模考分数高。一开始对自己预期过高,以为可以只考十月十一月,而第一次出了成绩就焉了当晚就报了十二月。而我以为十二月一定会是我的最后一次考试,所以野了二十多天后出了十二月成绩又被告知应该要去考一月份以后,我哭了。我跟妈妈说,我理性上接受了,考试感性上接受不了。妈妈说,那是因为你情商还不够高所以跟不上,你还是傻。那个晚上,我一边哭一边捡起单词书重新开始复习。这是我第四次打击,感觉最艰难的时刻不过如此。现在想想觉得有点好笑,可当时就是那么难过。

 

终于把最后一次机会用掉以后,我开始惴惴不安地等结果。其实这才是最难捱的时候。中国的学生们习惯了的努力方式是拼命学拼命考,而现在只剩下查动态的时候,突然间不知所措。每天睁开眼想到的就是offer,过年许愿是offer,生日许愿是offer,梦里梦到的还是offer。而这里真的要感谢两个人,妈妈和廖姐。妈妈是个急性子,她每天比我还急,查材料情况,查动态,打电话联系廖姐,忙得不可开交。还有廖姐,她真的花了很多心力,帮了太多忙,给学校发邮件,给学校打电话,这些都是促成我最后拿到好offer的原因理由。

 

最后,两月份我拿到了罗切斯特的offer,感觉一切都终于尘埃落定,一切的辛苦折磨没有浪费,所有付出的心力都是值得的。

 

回头想想,没有一条明确的线可以分开磕绊和顺利,幸与不幸总是交替在发生。可是所有弯路一定会走完,所有坏运气一定会用完。选择出国就是一条不能回头的单行道,永远不要放弃,下一刻到来的可能就是期盼已久的好运。

 

Tips:

1. 不要相信所谓的专业,他们高分榜上的人可能几年没换过了。多和小伙伴交流意见,选有身边的人推荐的机构。

 

2.  立场一定要坚定不移,我的弯路一半是因为我的犹豫。

 

3.  多骚扰大学招生办,勤确认状态,一有问题马上反映给学校,积极的态度会加分。不过UC系列这样高冷地表示禁止骚扰的就不要发邮件打电话了。

 

4.  尽量不要gap,明年的形式可能更难。